探寻“月球背面的秘密”!嫦娥六号采壤助人类了解月球历史
时间:2024-12-27 13:00:43 出处:综合阅读(143)
6月25日14时7分,探寻嫦娥六号在历经53天的月球月球任务后返回地球,首次为全人类采回月背土壤。背面j9此前,密嫦人类对月球进行了十次采样返回,娥号均在月球正面。采壤为何嫦娥六号这次要在月背采样?国务院新闻办今日(27日)15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助人
月背土壤样品有助人类研究太阳系早期演化史
“迄今为止,类解历史人类采集的探寻10多份月球样品,包括嫦娥五号样品,月球月球j9都是背面在月球正面采到的,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密嫦有望为完整了解月球的娥号历史提供机会。”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采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介绍,助人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现在发现的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研究这里的地质构成、物质组成、演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质演化历史。
在土壤给人的直观感受上,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认为,在采样过程中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月壤不太一样,正面月壤比较细腻、松散,而月背土壤的状态似乎并非这样。“从月球背面,尤其是我们选择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样品,在矿物化学成份上可能与正面样品有非常大的差别,不久就会见分晓。”李春来表示,研究这些样品有助于揭示月球背面特有的地质构造和物质成份的差异,更全面地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
简而言之,通过人类以往采集的月球表面样品,我们只认识到半个月球。而本次嫦娥六号的采样点位于巨大的撞击盆地里,它受到早期撞击事件的抛射,很可能可以挖掘到深部物质,这为我们了解月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成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南极-艾特肯盆地是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可以为早期的撞击历史,甚至地球的早期撞击过程研究提供机会,有助于了解太阳系早期的演化历史和判断历史,推动比较行星学的研究。”李春来解释道。
我国对月壤的研究填补了美国和前苏联的研究空白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了1731克的月壤样品,它是从月球正面采集的玄武岩样品。三年来,中国科学家对它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涉及了地球地质、地球化学、太空分化、撞击作用和撞击剥离、月壤运用等非常广泛的科学领域。李春来表示,其中最大一个发现是嫦娥五号采到的玄武岩是在约20亿年前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这不同于阿波罗样品的研究结果,使月球的火山活动延长了近10亿年;这份样品被研究证明是一类新的玄武岩,形成于全新的岩浆活动机制,填补了美国和前苏联月球样品的研究空白。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表示,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中国科学家发现了月球的第6种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研究还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目前已知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10亿年。“月球样品进入‘嫦娥时代’,极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乃至宇宙的认知。”卞志刚说。
对本次嫦娥六号采回的月背土壤,能为人类解开哪些“月球背面的秘密”,胡浩表示:“我们有更高的期待,希望科学家们有新的发现。”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文婷